連云港市花果山景區始終將文明旅游志愿服務作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通過機制創新、文化賦能和科技支撐等舉措,構建起獨具景區特色的文明旅游志愿服務體系,有效提升景區服務質量和游客滿意度。近年來,花果山景區志愿服務隊伍累計為游客提供旅游咨詢30萬余人次、應急救助2000余次、尋人尋物4000余次、特殊群體無障礙服務千余起、免費提供接駁車服務40萬余人次。
一、黨建引領,織密志愿服務網絡
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創新打造“5A”級志愿服務體系,構建起“1+3+X”的全域覆蓋志愿服務體系。其中,1個核心樞紐,是以景區志愿者服務站為指揮中樞,統籌調度全景區志愿服務資源,建立快速響應機制,確保服務高效精準;3支專業隊伍,包括由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組成,開展文明引導和旅游咨詢的“美猴王志愿服務隊”,聯合公安、城管、消防等駐區單位開展秩序維護和應急救援工作的“大圣服務隊”,以及廣泛招募社會志愿者參與環境保潔和文明勸導的“文明旅游志愿者隊”;X個服務觸點,是通過在游客中心、玉女峰、水簾洞等重要區域設立志愿服務亭、服務點,進而形成“百米有服務、千米有站點”的全域覆蓋網絡,真正實現志愿服務“零距離”。
在花果山景區游客中心設置志愿服務站,常年為游客提供服務
按照“立足旅游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工作思路,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推進“黨建+志愿服務”工作融合。目前,花果山景區注冊志愿者500余人,定期招募文明旅游志愿者、環境保護志愿者300余人,統籌要素資源、配齊配強人員,實現景區游覽線路、觀光景點志愿服務全覆蓋。
二、標準筑基,提升志愿服務質效
建立健全文明旅游管理服務機制,先后制定《花果山風景區志愿服務規范》《景區旅游服務標準體系》《景區服務用語40句》等制度文件,明確崗位職責,規范服務流程,并將志愿服務工作納入基層黨建考核體系。創新旅游投訴調處管理機制,常態化開展禮儀規范、應急救援等“崗位大練兵”活動,不斷提升文明旅游服務水平,確保服務專業性和規范性。在重要假日期間,精心制作“唐僧師徒”文明旅游宣傳視頻,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弘揚文明旅游新風尚。通過打造“美猴王‘救’在身邊”“火眼金睛找尋”等特色志愿服務品牌,形成“一隊伍一特色”的服務矩陣。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在官方公眾號常態化推出“文明旅游志愿者風采”“假期我在崗”等系列宣傳報道,有效提升志愿服務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參與度。充分依托志愿者服務站指揮中樞,聯動公安、監控中心等部門,建立失物招領智慧平臺,通過人臉識別、物品特征比對等技術手段,發揮指揮中樞“火眼金睛”的精準捕捉能力,實現失物快速定位與返還。
三、文旅賦能,傳遞志愿服務溫度
創新多項舉措提升服務品質,在游客中心設置共享輔具空間,配備輪椅、拐杖等設備并支持掃碼免費租借,2024年以來為特殊群體提供無障礙服務230余次。創新開展“帶著名著去研學”等系列活動,黨員志愿者化身“西游文化傳承員”“紅色文化講解員”,在水簾洞、義僧亭等特色景點進行生動講解。通過發放定制書簽、冰箱貼、手帕紙等“文明旅游小禮品”,有效激發游客傳播文明理念的積極性。同時,充分運用科技手段,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分析客流大數據,精準投放志愿者至水簾洞、三元宮、玉女峰等重點區域,使服務響應速度提升40%,實現志愿服務與文旅體驗的深度融合。
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文明旅游志愿服務與您同行
2024年國慶期間,在花果山游客中心、水簾洞等地點,景區結合西游文化元素,創排西游巡演舞蹈,“孫大圣”和眾多“小妖們”化身“文明旅游大使”,通過情景短劇倡導“不亂扔垃圾”“有序排隊”等文明行為,并贈送文明旅游知識有獎問答文創小禮品,吸引超千余名游客參與,持續提升文明旅游宣傳覆蓋率,有效營造“文明游園、快樂共享”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