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暑托班到鄉村教培機構,從浦口稚子的模擬呼救到青島路的AED電極輕觸,2025年7月,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小救星公益志愿服務團”以專業為炬,以仁心為帆,奔赴南京六處播撒生命守護星火,以躬行實踐詮釋“博愛青春”的深意。
“小救星”志愿服務團隊先后兩次前往南京慈悲社社區愛心暑托班開展公益課堂。團隊成員陳奕垚以“溺水救援三問”叩開知識之門,同時通過情景模擬、卡通互動等趣味方式,向15名兒童教授溺水自救、中暑及觸電急救知識。金妍君將“移陰涼、解衣扣、敷濕巾、飲鹽水”的防暑要訣譜成童謠幫助小朋友理解掌握。陳奕垚則以鼻血處置動畫打破“仰首止血”的陳舊觀念,用八字返折包扎術展現科學處置手法。個性化的教學實現了急救知識的有效傳遞,獲得社區高度認可。
7月16日,岳天宇帶領團隊來到六合的兩個暑托班,通過理論講解、人體模型實操及情景模擬,為暑托班學生系統傳授了心肺復蘇(CPR)、AED使用、防溺水、海姆立克急救法、中暑及燒燙傷處理等知識與技能。活動注重互動體驗,學生分組演練并積極參與考核,現場反響熱烈。暑托班教師贊揚志愿者們突破傳統模式,通過趣味互動教學,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急救能力,踐行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
7月18日,“小救星”團隊赴南京浦口毛小豆托管班開展急救科普公益課堂。團隊成員肖俊龍以“剪刀、石頭、布”口訣簡化海姆立克急救法,小朋友們兩兩一組互練沖擊動作;陳奕垚破除溺水后的“控水”謬誤,強調心肺復蘇的重要性;金妍君詳解高溫中暑應對。“有人溺水,地點在……”課堂上,孩子們模擬撥打120呼救,字句鏗鏘,展現出他們勇擔生命守護之責的勇氣。
7月21日,“小救星”團隊來到南京青島路社區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場以“守護生命,‘救’在身邊”為主題的急救培訓活動。活動聚焦兒童常見意外,通過模型實操和趣味互動,教授了心肺復蘇、溺水岸上救援及防暑降溫等實用急救知識與技能。孩子們積極參與,有效提升了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團隊專業細致的教學獲社區高度贊譽。
當“剪刀、石頭、布”成為腹間救命的密碼,當“沖、脫、泡、蓋、送”化作灼痛時的甘霖,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小救星公益志愿服務團”懷揣“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信念,為織就一張溫暖而堅韌的急救知識網絡貢獻青春力量。(龍虎網 通訊員 肖俊龍、徐佳)